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横空出世,一时间火遍全球。高度的智能化的语言模型,使其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财联社2月17日讯(记者王全宝 文/高富赓)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横空出世,一时间火遍全球。高度的智能化的语言模型,使其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这款由“美国AI梦工厂”OpenAI制作的AI聊天机器人软件,只用了两个月时间,月活跃用户达到1亿,被称为史上月活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ChatGPT的爆火出圈点燃了投资者热情,与ChatGPT上下游相关的板块,二级市场异常火热。同样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关注和审视。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十三五末期,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每万名工人322台,排在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五位,超过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一倍以上。
作为全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门类最广的国家,中国如何发挥全球最大市场优势,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形成合力,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重提出,“聚焦10大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发展目标。
为此,财联社专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就《方案》中的重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行业痛点难点和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等话题进行解读。
机器人企业要瞄准细分领域做深、做透,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
财联社:在近日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你认为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是哪些?
宋晓刚:这份文件是推进机器人应用深度与广度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实际上是贯彻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措施。在《规划》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从机器人供给侧来讲,工信部是负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管部门,所联合发布的16部委多是机器人具有应用广泛市场前景的管理部门,也就是需求侧部门。《方案》充分体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更好地发挥我国体制和最大市场优势,供给、需求部门间紧密联动,协同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明显特点。
财联社:《方案》着重提出“聚焦10大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方案》为何要细化到这种程度?
宋晓刚:中国制造业有两个主要特点:一个是规模大,2021年中国制造业营业收入接近110万亿元;另一个是门类多,中国制造业按小类分的话有666个,但是这些小类实际上还可以继续细分。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制造业的分类来讲,中国制造业门类是全球最完善、最完整的。
所以,《方案》针对制造业的特点,以细分领域和细分场景切入,推动机器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使机器人产品可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创新,还需要在系统解决方案方面进行创新。使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的成效,为不同细分领域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作用。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机器人企业能瞄准细分领域做精、做透,真正形成示范效应,而不是什么领域都涉及,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
财联社:在十大重点领域中,机器人应用程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存在哪些阻碍机器人应用的实际问题?
宋晓刚:目前机器人不可能完全自主决策,很难应付出现的特殊情况。所以,从机器人应用来讲,需要与不同的细分行业生产工艺及不同细分领域的应用需求紧密结合。
目前机器人在汽车、3C领域(电脑、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和金属加工领域应用最广泛、最成熟。这些领域工艺、管理方面相对成熟,形成了实施机器人应用的基础。
而如农业、矿山、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生产服务过程属于离散型,所以机器人应用程度还比较低。还如机械工业中铸造、锻压等传统产业领域,虽然目前机器人应用程度不高,但这些领域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职业病易发,存在招工难度大,人工成本高的特点,也爆发出对机器人的需求。
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需要供给方和需求方形成协同创新体系
财联社:《方案》中提出,要打造一批“机器人+”标杆企业,应该如何对标杆企业进行评价?
宋晓刚:我认为,要对“机器人+”标杆企业的经营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需要建立一套规范或者评估标准,同时也需要在某一个应用领域中体现出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评价。
工信部已于2016年印发了的《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对机器人企业的技术能力、人才、产品技术水平等有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我认为,在此基础上,需要把在应用场景中取得的成效指标或权重加进去,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来评价一家企业是否是标杆企业。
推进“机器人+”的深度,就是要体现在细分领域中真正做出的成效。从每个领域中选出一到两家企业作为标杆,形成示范效应,把这些企业的优秀解决方案推广到其它企业,就实现了推进的广度。
财联社:《方案》中提出,要结合各区域特色开展“机器人+” 应用创新实践和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在中国,应该如何构建“机器人+”协同创新体系?
宋晓刚:我认为构建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应用创新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机器人企业的创新不同于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理论、基础技术方面进行研究,而是要解决产品和应用的问题。企业的创新点来自于解决细分领域、细分行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是机器人创新的重点。
要解决细分领域的痛点问题,首先要了解行业的痛点问题,针对痛点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就需要供给方和需求方形成协同的创新体系。
在机器人产业内部,存在机器人本体、零部件生产、解决方案设计等产业链体系,需要在供给端内部进行协同创新。
在产业链之外,还要根据细分行业用户的需求特点来形成协同创新。所以,在协同创新的联合体里面,不仅包含机器人产业、零部件产业、自动化产业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应该包含应用行业的技术人员。
如何把需求真正变成市场是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实际问题
财联社: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难点?应该从哪些方面解决这些难点问题?
宋晓刚:目前我们的一线企业,尤其是进行自主品牌研发的企业,无论是体量还是产量,都跟外资不在一个数量级。像汽车和3C领域,外资品牌在发展历史、技术沉淀、应用经验的积累方面都优于国内企业。所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超过70%是被外资品牌占领的。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制造业门类,但是为什么机器人产业发展会落后于外资企业呢?
最重要问题是没有真正把市场用好。我们到机器人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困难的时候,提到最多的就是市场需求。
中国拥有最大的市场,但是一些机器人产品并没有在细分领域、细分场景实实在在解决痛点,没有为企业降本增效发挥实际作用。
如何把需求真正变成市场?我认为这是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实际问题。
我们的技术、产品、产业要发展起来,根本就是要进入市场。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才能加快新产品、新技术迭代,使它不断成熟。
所以,无论在《十四五规划》还是《方案》,提出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是十四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发展最明显的特点。
对于如汽车等一些高端领域,国外企业进入早,产业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并形成了品牌认知。如果马上换成国产产品,需要整体重新调试。在产品性能也无法保证的前提下,市场开拓的难度就会比较大。而高端领域技术不能突破,整个产业水平就没有办法提升。
所以,在一些机器人深度应用的领域,首先要做得更有成效;另一方面,对一些市场失灵的地方,也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在国有企业、央企技术改革过程中,鼓励或者引导更多采用自主品牌产品。
来源:财联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